您当前的位置:
破解城市看海顽疾 衢州正在成为一块巨型“海绵”
时间:2023-07-27

2023年的梅雨季已经来临,历年来,衢州梅雨季暴雨频发,突如其来的暴雨容易形成城市内涝。街道成河、住宅进水、汽车没顶……这些灾难片的场景,往往伴随着一场场强降雨。

前不久,衢州市在“2023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竞争性评审”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十四五”全国第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行列,也是该批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号称“九水入城”的衢州因水而兴,却也因水而忧,自古以来城市内涝问题一直困扰着衢城百姓。斩获“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殊荣,对于破解衢州城市内涝难题意味着什么,它是否能打破“暴雨之后,城市看海”的魔咒呢?

选择“海绵城市”

衢州人的方言中有个专有名词——“涨大水”,它形象地描绘了衢城内涝时的情景,一句“涨大水了!”藏着多少人对洪涝灾害的忐忑与恐惧,内涝问题一度是衢州人的“汛期噩梦”。

衢州市区位于金衢盆地西端,处在常山港、江山港、乌溪江等河流的交汇处,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由于衢州梅雨季节暴雨频发,易发生洪涝灾害,在上游洪峰过境影响下,外江水位较高,市区河道外排不畅,极易出现高水位“顶托”现象,可以说气候、地势、水文等多种原因决定了衢州城区内涝的多发概率。

近20年来,衢州多次发生洪涝灾害,造成一定的损失。如2011年6月,衢州市先后出现4次持续强降雨过程,市区多处发生内涝积水。其中6月2日,强降雨导致衢州90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98.67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1亿元。

再如2022年6月19日,衢州市遭遇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天气,据统计24小时内全市降雨量高峰值达194.2毫米,其中衢江流域更是达到了自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大洪峰水位。包括吾悦广场附近、仙霞中路、欧景御花苑小区、专业市场城和衢江区东港小学等点位或路段都出现了积水。

事实上,深受水患的衢州,一直在与洪水斗智斗勇,寻求破解之道。最终,衢州将突破点锁定于建设“海绵城市”。

过去,由钢筋、混凝土包裹的城市,拒绝雨水的进入,失去了呼吸的能力,下水管道成了为雨水预留的唯一去路。当雨水管道在暴雨面前一次又一次不堪重负的时候,人们渐渐意识到,唯有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才是脱离“城市看海”的正道。

2015年,衢州正式启动“海绵城市”建设,一年后入选首批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所辖6个县(市、区)全部被评为省级“海绵城市”建设优秀或重点县(市、区)。

今年5月,衢州又成功跻身“十四五”全国第三批15个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行列,这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个决心。

衢州市住建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汪金根告诉记者,所谓“海绵城市”建设就是改变传统的单一防洪、单一排涝模式,打破惯性思维,实现雨水由“快速排除”“末端集中”“收纳治污”向“慢排缓释”“源头分散”“自然净化”转变,采用多元化的治理手段,提高城市防洪治理的全域性和综合性,通过改善城市排水设施、雨水资源利用、河道综合治理等方式,减少城市降雨时的积水和内涝现象,提高城市排涝效率和防涝能力。

衢州“驭水之道”

根据《衢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衢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2021-2035)》,衢州“海绵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清晰可见——打造江南低丘河谷城市健康水安全系统构建示范,其核心是聚焦内涝,构建健康的城市水循环系统,计划到2025年末,衢州市55%城市建成区面积实现系统化“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要求。

市住建局城建处负责人介绍,过去几年里,衢州着重在高标准强化系统设计、高质量实施示范项目、高水平提升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做了努力,构建了“海绵城市”的本底基础,涌现出了鹿鸣公园、衢化西路南段、衢州学院图书馆、衢江区沿江景观带等一批浙江省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今后3年,衢州将从流域层面、城市层面、社区和设施体系层面继续推进建设“海绵城市”。

其中,在流域层面,衢州将锚定“山环城、水润城、绿融城”的大海绵格局,结合已有150余座大中小型水库,打造50年一遇防洪闭合圈,构建钱塘江上游“上蓄下挡、蓄泄兼筹、分级设防、保弃有序”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

在城市层面,重点建设高铁新城示范区、南孔历史文化示范区、产城共生示范区、衢江城市更新示范区等4个示范区。如在高铁新城示范区,将围绕水、林、路、管“四网”建设,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城市水系品质,打造城市水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在南孔历史文化示范区,立足古城保护,深度识别雨水径流污染、河道动力弱等问题,推进排水系统“绣花针式”改造,提升渗蓄能力。

针对更为细节的社区和设施体系层面,衢州将以河湖湿地分流和调蓄控制为重点、以源头下渗为保障、以管网末端速排为辅助,优化城市排涝体系,提升雨水渗蓄和净化能力。加快老旧小区的海绵化改造,强力推进新建小区、街区、社区的海绵化建设,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衢州还从地方立法层面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国家示范建设提供法规保障,计划在2025年前完成《衢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

让城市恢复“呼吸”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看似是一项宏大工程,其实就是市民身边一个个细小变化,它可以是一座建筑、一段道路、一方池塘、一道风景,只是它们隐藏了“神通”,对我们“笑而不语”罢了。

千百年来,衢州古城的建设者构筑了碧水盈盈的城内水系,虽然密集的河网已经不复,但仅存的斗潭河、南湖等护城河遗迹,依然发挥着调节蓄洪的巨大作用。

衢州市市政公用管理服务中心水系管理科科长王昕峰告诉记者,过去包括南湖、县学塘、建乙塘在内的几个湖塘都是独立的,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衢州实施内河水系联通工程,通过对各水系的改造,将城区范围内河水系连成一体。

“我们借助自来水原水管道及衢江提升泵站,将活水引入南湖,同时南湖通过地下暗渠将水引入斗潭河,这样南湖如同拥有一颗‘小心脏’,供给着城区的建乙塘、蛟池塘、费家塘、县学塘等多个湖塘水系。工作人员可观测水系实时情况,通过水闸和泵站灵活控制各水系水位,达到洪涝统筹的作用。”王昕峰介绍。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句话放在衢州主城区地下公共管道问题上似乎也适用。因管道堵塞造成的城市内涝是多少老城区人心中的痛,王昕峰介绍,2020年以前,衢州地下管道存在普遍老化、破损等现象,也直接导致了许多管道的堵塞,汛期极易引起内涝。

对此,衢州市于2021年开始实施“衢州市主城区雨污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程”,该工程对衢州老城区范围内的地下公共雨、污水管道进行清淤检测修复等工作。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区域都采用非开挖修复的方法进行。据了解,该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届时,衢州古城的地下排水管网将焕然一新,将水环境保持、污水提质增效、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大大降低内涝风险,同时也有效降低了道路塌方的几率。

智慧新城的市民公园,占地约24.7公顷,是目前衢州市的一个综合性公园。智慧新城管理委员会建设管理部副部长黄贤杰介绍,遵循“以人为本、生态治水”等设计理念,他们结合公园本身的设计构建,全面系统地应用“生态海绵城市”理论,对公园进行改造。

现在,原来花岗岩铺砖的园路被改成了透水混凝土,绿道使用彩色透水沥青,同时设计者们通过增加下沉绿地、雨水花园、生态修复等多种方式组合,雨水不再通过管道直接快速排放到就近水体里,而是通过透水路面渗透,缓流通过下沉绿地和雨水花园,部分雨水被收集回用后再优雅地淌入河体,从而很好地实现了雨水的源头蓄滞。

“现在不用担心踩到‘雷’啦,可以风雨无阻地撒欢跑了!”长跑达人周阿姨说起市民公园近几年的改变,告诉记者自己如今可以在这里很自在地锻炼了。

遇到持续强降雨,衢江高水位“顶托”后,排涝泵站和排涝闸站就能发挥作用。记者了解到,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衢州共有排涝闸站14座、排涝泵站9座,总规模达94.8立方米每秒,在建泵站4座,总规模56.6立方米每秒。

2019年,原来的南滨一区(现属礼贤未来社区)因一段时间的密集降雨导致8号楼内涝严重,积水最深处达25厘米。如今,这里因为有了双水桥闸站,内涝积水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负责该工程的浙江九州治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利工程一部总工陈力告诉记者,双水桥闸站装机容量370千瓦,排涝范围是荷花溪上游2.8平方公里,设计排水量7.4立方米每秒。据了解,目前该项目的土建部分已经完成,预计今年9月底完工。

针对智慧新城吾悦广场附近和亭川片区等内涝积水隐患点,智慧新城管理委员会按照“一图一表”“一点一策”“一建一训”三步走的策略,自2022年7月以来,已完成30余处积水点位改造,大幅减少区域内内涝点位和积水面积。

业内人士表示,“海绵城市”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久久为功。它对洪涝统筹的积极作用也并非一劳永逸,需要每位市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模仿自然,如此才能科学地应对和减少洪涝灾害。


来源:浙江日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