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4大常见技术
时间:2020-05-2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典型的水质和水量特征:

水质特征

①污水分布较分散,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强,防治十分困难,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粗放型排放,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②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变化大;

③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

④厕所排放的污水水质较差,但可进入化粪池用作肥料。

水量特征

①一般农村的生活污水量都比较小,除小城镇外,一般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水量相对较少,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也较小;

②变化系数大,居民生活规律相近,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

庭院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庭院污水收集系统是最基本的污水收集单元。

通常人口在5人以下的家庭,污水量通常不大于0.5m³/d。

将厕所化粪池(上清液)和厨房、洗衣、洗浴等排放的污水统一收集,并排放至设在庭院内的污水处理设施。

庭院收集系统可参见下图。

11.jpg

多户连片污水分散收集系统

为降低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投资,本着“因地制宜”的污水收集方针,将相互毗邻的农户,在庭院污水收集的基础上,根据村镇庭院的空间分布情况和地势坡度条件,将各户的污水用管道或沟渠成片收集。

多户连片污水分散收集意味着可实行多户连片污水的分散处理,多户连片的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宜就地布置在村民聚居点或村落的附近。

多户连片污水收集系统收集的污水量通常宜在 0.5 m³/d 以上,服务人口通常宜在 5-50 人,服务家庭数宜在 2-10 户或根据农户地理地形位置在 10 户以上的一定范围内。

多户连片分散收集系统适用于布局分散的村镇中相对集中分布的聚居点或村落。具体参加下图。

11-1.jpg

常见农村生活处理技术

针对村镇生活污水特点,提出三类收集系统和三类(9 种)生活污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单元技术,不同收集系统与相对应的可供选用的生活污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单元技术见下图。

根据地区污水处理排放的环境要求,可以仅选用某一生活污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单元技术,也可对三类单元技术进行工艺组合,从而形成村镇生活污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工艺组合技术。

 常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组合工艺

11-2.jpg

A/O-人工湿地

A/O-人工湿地技术是在常规生化处理基础上增设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深度处理。人工湿地系统是人为的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 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和美人蕉等) ,形成一个“基质—微生物—植物”的复合生态系统,并利用这种复合生态系统独特的净化功能进行水质高效净化。适用于地势条件易于集水污水并能通过自流出水的且规模适中的村庄,处理规模20~200 t/天。

工艺参数: 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6 h,污泥清理周期180 天,人工湿地水力负荷0. 5 ~1. 0 m3/(m2˙d) ,工艺流程见下图。

11-3.jpg

人工湿地系统较之传统处理系统有许多优点: ①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易于维护;

②处理工艺效果可靠,不仅能去除常规污染物,而且对营养物质等具有明显的处理效果; 

③可有效缓冲水力和污染负荷造成的冲击。

同时,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占地面积大,每天处理吨水需要占地5~10 m2 ; 易受病虫害的影响; 生物和水力复杂性,使得设计运行参数不精确,需经过2~ 3 个生长季节,才能形成稳定的植物和微生物系统。

土壤渗滤技术

土壤地下渗滤处理系统是日本开发的一种浅层土壤处理系统。地下渗滤是藉毛管浸润和土壤渗透作用, 使污水在具有良好渗透性的地层中向四周扩散, 并通过过滤、沉淀、吸附和生物降解等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整个系统居于地下, 无臭味,无噪音, 不影响表面景观, 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地下渗滤具有较好的污水净化效果。

地下土壤渗滤法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日益受到重视。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利用地下土壤渗滤法处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且出水能够作为中水回用。

污水先经化粪池或其他预处理构筑物去除大型悬浮物, 然后通过布水管和毛细材料的虹吸作用, 将污水均匀分布于根据现场土质人工配制的通水透气性能良好的人工土壤中, 人工土壤中聚集着大量微生物和各种微型动植物, 在这些需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的协同代谢作用下,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吸附、降解和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氮被分解转化为硝酸盐或氮气, 污水因此得到净化和除臭, 净化的出水通过底部集水管收集、排放或再利用。工艺流程见图3。

A2/O-人工湿地

A2/O 工艺亦称A-A-O 工艺,本工艺为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是流程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适用于处理要求较高,四季气候变化大,气温较低的地区。处理规模不小于200 吨/天。

 工艺参数: 厌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2 h,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6 h,人工湿地水力负荷0. 5~1. 0 m3/(m2·d),污泥理周期180 天,工艺流程见下图。

地埋A2/O 工艺主要优点有: ①脱氮除磷效果好,出水水质好; ②工艺稳定可靠,便于集中管理。

但是A2/O 处理工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反应池容积较A/O 工艺要大; 需要设置内回流,能耗高; 运行费用高。

稳定塘处理技术

在我国,特别是在缺水干旱地区,稳定塘是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成为我国着力推广的一项技术。与传统的二级生物处理技术相比,高效藻类塘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对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是一种较具推广价值的污水处理技术,具体工艺流程参加下图。

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是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微生物降解、填料吸附等综合生态作用处理污染物的,其投资省、易维护、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生态效益显著。稳定塘是利用藻类、水生植物、微生物、水生鱼类的天然生态系统进行污水净化的设施,与人工湿地一样,稳定塘设施简单、易于维护、有利于污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李松等报道了浙江淳安县某村建设的人工湿地-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经运行监测,该系统对COD、BOD5、SS、TN、NH4 + N、TP、猪粪大肠杆菌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5.1%~87.3%、75.2%~94.3%、90.2% ~ 97.6%、50.2% ~67.8%、65.0% ~75.3%、70.6% ~85.9% 和98.7% ~ 100%。

11-4.jpg


来源:水生态信息网 

相关内容